
- 最新資訊
- 即將推出
- re:spect magazine
- …
- 最新資訊
- 即將推出
- re:spect magazine
- 最新資訊
- 即將推出
- re:spect magazine
- …
- 最新資訊
- 即將推出
- re:spect magazine
Beyond 85 演唱會場刊
早前在網上見到一兩篇關於分析Beyond 85 演唱會場刊封面設計的文章,才發現自己原來從沒認真地看過這場刊。 Beyond 在85 年7月20日以地下樂隊的身分在堅道明愛舉行首個自資演唱會,成為樂隊發展的一個轉捩點。演唱會場刊封面更由家駒和阿Paul設計和繪畫,成為樂迷佳話。
不同網民對海報有不同的見解。有網民指出海報的一個圖像代表UFO,也有人認為Beyond想利用海報來控訴什麼。筆者不懂評畫,不知道家駒和阿Paul有沒有注入達文西密碼,只是從海報中引發出一些聯想。 作為本專輯的第一篇作品,就讓我們從Beyond第一個音樂會的場刊談起吧。
聯想1: 性
海報左下角的蛇狀生物、它所進入的管道,和生物旁邊那萎縮的花,叫筆者想起導演Alan Parker 根據Pink Floyd 雙唱片《The Wall》而製作的同名電影中那一幕經典的「Flower Scene」:在這一幕驚心動魄的動畫中,兩生花演化成男女性器,並在調情和交合後孕育出生命且互相吞噬。 海報中那如陽具的蛇和如女陰的管道仿如Flower Scene般帶著性暗示。
海報的左邊有著一些不協調得帶點妖媚的曲線,曲線旁邊長著毛髮,這些看似是女性眉毛的線條,常常出現在西班牙超現實主義大師達利的作品中,這位喜愛以性及潛意識為題的畫家,喜歡以這種線條來描繪女性器官如眼眉甚或私處,把海報和達利的作品對照,我們不難發現兩者有著共通的之處。
若我們用性的黃色眼鏡看這海報,我們還會在海報左下方看到橫放的女性肢體,加上旁邊象徵死亡的骷髏骨,其「死亡+性」的意象叫筆者想起Beyond當時一首描寫雨夜屠夫林過雲的作品〈Dead Romance〉。 沿著管道向上走,我們還可發現上方管道盡處有一個如「門」字的構圖。門字部有不少與性器相關的單字,至於圖畫是否與這些字有關,則見仁見智。
聯想2: 眼球
海報的中央靠右部分畫著一個眼球,這眼球曾多次在Beyond作品的Art Work 出現,如《命運派對》封面、85演唱會Banner等。關於這眼球與Beyond 作品的關係,可參考筆者2015年9月1日於Re:spect刊出的「高高的他、圓形監獄和眼球」。
聯想3: 山
海報的右邊是一座岩石山,給人浩瀚蒼茫的嶙峋空靈感。這類型的岩山曾多次出現於七十年代一眾Progressive Rock 唱片封面上,如設計師Roger Dean為Yes 設計的封面或 Camel 的唱片封面。眾所周知,早期Beyond飲Progressive Rock的奶水長大,也許連海報設計也受這些樂團唱片封面影響。
聯想4: 聖人
沿著山往上走,我們看到一個長有光環的聖人站在高山之巔。這個高高在上,站在崇山之巔俯瞰世界的聖人,除了叫筆者想起德意志哲學家尼采的查拉圖斯特拉、或The Beatles 的〈The Fool on the Hill〉外,更富畫面的類比聯想,大概是Led Zeppelin名作〈Stairway to Heaven〉的海報吧。
整體風格
聖人的左下角有一個近似女人的構圖,聖人和女人的繪畫風格也似曾相識,類似風格偶爾會出現在一些六七十年代迷幻樂團的唱片設計上,如 The Pretty Things的經典唱片《S.F. Sorrow》,或Gong的經典《Angel's Egg (Radio Gnome Invisible, Vol. 2)》。
而縱觀整個封面,當中的眼球、神、裸體等元素,又叫筆者想起一隊叫The Royal Family and the Poor 的Post-Punk樂隊於84年尾推出的大碟 《The Temple of the 13th Tribe》的封套。 不知85年的Beyond在當時有沒有看過這封套呢?
Beyond
Royal Family and the Poor
關栩溢
作者簡介:樂評人、填詞人,著作包括《踏著Beyond的軌跡I及II》,填詞作品包括多首家駒遺作。近年熱衷於以不同身份進行實驗音樂 / Sound Art 創作。文章改編自筆者於Re:spect《踏著Beyond的軌跡》專欄